修觉正净 践行大乘
——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第90集
佛经里说八万四千虫卵微生物,已经获得了科学家的论证,也就是说在水里面,还有在人的生活当中有八万四千个虫卵。所以你看为什么法师这个袖口特别长,你们知道吗?过去古时候,水拿来之后,因为佛陀看得见水上面有很多的虫卵,所以他就用袖口把虫卵弄到边上去,他都不用手的,手脏嘛,怕把它们弄死,就用布这么轻轻地拂去。所以说喝水的时候都不要把虫喝下去,你们看不见,微生物现在用显微镜都能看见。现在很多人都不懂这些的,要懂得怎么爱护生物、爱护众生。你看我们现在的孩子、学佛的人,即使蚊子来了,在脸前,也是这么赶一赶。如果你瞋恨心一起,你已经有瞋恨心了。很厉害的人,“啪”,它亲你一口,你一掌就把人家生命夺去了。人生要懂得一个道理,我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所有的微生物,佛陀在2500年之前就看见了,所以有限的科学并非是人类了解这个世界的唯一方法。我经常跟你们讲,60年代很多人生肺结核死了,一听到肺结核就像肺癌一样。我问你们,那个时候,科学家没有发现癌症的时候,癌症有没有?只是没有发现。所以我们没有看见菩萨,你就不能说菩萨没有;你在空气当中看不见空气,你可以说空气没有吗?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。
我们学佛做人要懂得,知觉名佛菩萨,不觉名为凡夫。讲出去的话,人家怎样的感受,你要懂的。我今天这句讲话讲出去,人家开心还是不开心啊;我今天这盆菜端出来,人家喜欢吃不喜欢吃……你要知觉的,你自己要知道,要有感觉的。所以很多人跟领导讲话,为什么这个人到哪里都倒霉,都被人家赶出来?他永远不知道他讲话会得罪领导的,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语气。我们学佛人,有时候你要知道自己的情况,你才能做好这个事情。如果你不会缝纫机,你说“我来踩缝纫机”,你肯定不行。你不会开车,“我来,我来试试看”,你不行的。你今天要了解自己,学佛人必须了解自己。你如果不能感觉、了解自己,就叫凡夫。如果你能了解、知觉,名佛菩萨,就是称为菩萨。这个人一讲话,知道人家的反应:“哎哟,我不应该再讲了,我知道了,再讲他会不开心的。”“我今天要当心,不能再发脾气了,再发脾气要出事了。”“我今天头有点晕,今天不开车了。”——这个叫知觉。帮助别人,“哎哟,我不能再帮了,帮了我要背了。”“今天我不能跟老婆讲,老婆今天情绪不大对头,我再讲下去,晚饭没吃了。”——你全要懂啊,这叫知觉,菩萨就是智慧。很多人已经知道老婆今天不开心、发脾气了,或者有时候有生理上的因素,老公还要吵、还要骂,到最后“啪”锅子就甩了,她平时不敢甩,发脾气的时候就敢甩。
觉而不迷,觉悟的人不会迷惑的。这个人什么都懂,很觉悟,这个人不会迷惑。一个人如果人很正,什么事情都有觉悟:这个不能做的,这个不如理不如法,我不能做;这个可以做,学佛帮助别人可以;你叫我去做这种动小脑筋、小偷小摸的,这些占人家便宜,我不做的。
觉、正——这个人很正,叫正而不邪。你看一个很正的人,他不会邪的,他不会出事。如果你很干净,这个女孩子很干净——师父经常鼓励女孩子要干净,你不能鲜格格——一个女孩子如果觉得“我要干净”,不管男孩子说“喝杯酒吧,我们喝杯咖啡吧,去跳个舞吧”,她都“不去,这个不去,我不可以的”。你很干净,就叫净而不染。干净的人不会染著的,不会有污染的,叫净而不染。
我刚刚跟你们讲的叫觉正净,就是佛的自性三宝。以后记住了,佛性的自性三宝是什么?就是觉正净。今天跟你们讲的,觉就是一门法门。一个人能够觉悟,他就有一个法门,叫觉门。不是单单有心灵法门,觉就是觉门。定是什么?定,这个人要上根利智,也就是说要上根器的人、上辈子修得很好的人才定得下来的。你去看看很多领导、很多老板,碰到什么事情很稳的,一直很定得下来,这种人上辈子有修的。一碰就跳、一碰就跳,这种人上辈子没好好修。所以学佛的人很稳定,坐得住、站得稳。你看师父开示,如果在下面还是一会儿这样,一会儿那样,头不停地动,手不停摸摸头,喝喝水,这种人定不下来,我告诉你,没修养。所以要稳住,觉正定。定要上根利智,利就是非常能够做到,智就是智慧,有智慧。所以聪明人、心地善良的人,才能学习觉正净,这是首先必须做到的。不善良,你学不了的。
行持,我们行持什么?就是要行为上持戒。行为上持戒,那么不能开戒。很多人说,“哎呀,吃东西的时候我开戒了”,不要去开戒,守住自己,严持戒律,严守戒律。严守戒律的人不会犯法。你们知道吗?不犯法不会被抓进去,不犯法的人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人间不好的磨难。所以为什么叫学心灵法门的人要遵纪守法?一个人要学会严持戒律,不要犯法。即使2500年(前),佛陀有千二百五十众俱,大家都在一起,相互之间也要懂礼貌,僧团之间不能破坏和合僧众,就是守戒。你们今天虽然不是和尚,你们都是居士,但是居士跟居士之间都不能破坏居士们之间的感情、学佛人之间的感情。你们今天讲他不好,几个人团起来讲他不好、她不好,你们就是破坏和合居士。
所以师父跟你们讲要诸恶莫作。诸恶莫作,其实就是小乘佛法。一个人说自己不做坏事,他只是小乘。管住自己,我不做坏事就好了,我也不帮人,我不做坏事,我守纪律,我守戒律,那小乘啊。你说一个邻居只知道自己不犯法,把自己家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,从来不帮助隔壁邻居的,从来不帮人家的。人家说:“伯伯,你帮帮忙好吗?我妈妈年纪大了,拿那个东西拿不动,你能帮她下去拿一下吗?”“我不帮的,我只管自己就可以。”那这种叫小乘。小乘是管自律,自己守戒,有自己的戒律,完全守得很好。众善奉行,那就是大乘。所以这个八个字里面,“诸恶莫作”其实就是小乘法,“众善奉行”就是帮助所有的人。大家听懂吗?帮助所有的人叫众善奉行,是大乘佛法,利益众生的。
善恶标准就是戒律。你心中如果知道什么叫善、什么叫恶,你就有戒律。你今天活了半天,都不知道什么是对、什么是错,你这个人身上没有戒律,没有守戒。所以你的身心一定要守戒,身体守戒,心也要守戒。很多人一辈子身守戒,心不守戒;有的人心守戒,身不守戒。很多犯戒的人、学佛人经常还说“我们修心不修身”,完全都是邪知邪见。学佛人、出家人坚决不能犯戒,坚决不能犯邪淫。佛教有一个基本常识是什么?三皈重戒菩提心。重戒,就是全部要守戒;菩提心,就是广发菩提心本愿,佛性本愿。
卢台长【修觉正净 践行大乘】-卢军宏台长白话佛法广播讲座-第九十集
修觉正净 践行大乘
——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第90集
佛经里说八万四千虫卵微生物,已经获得了科学家的论证,也就是说在水里面,还有在人的生活当中有八万四千个虫卵。所以你看为什么法师这个袖口特别长,你们知道吗?过去古时候,水拿来之后,因为佛陀看得见水上面有很多的虫卵,所以他就用袖口把虫卵弄到边上去,他都不用手的,手脏嘛,怕把它们弄死,就用布这么轻轻地拂去。所以说喝水的时候都不要把虫喝下去,你们看不见,微生物现在用显微镜都能看见。现在很多人都不懂这些的,要懂得怎么爱护生物、爱护众生。你看我们现在的孩子、学佛的人,即使蚊子来了,在脸前,也是这么赶一赶。如果你瞋恨心一起,你已经有瞋恨心了。很厉害的人,“啪”,它亲你一口,你一掌就把人家生命夺去了。人生要懂得一个道理,我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所有的微生物,佛陀在2500年之前就看见了,所以有限的科学并非是人类了解这个世界的唯一方法。我经常跟你们讲,60年代很多人生肺结核死了,一听到肺结核就像肺癌一样。我问你们,那个时候,科学家没有发现癌症的时候,癌症有没有?只是没有发现。所以我们没有看见菩萨,你就不能说菩萨没有;你在空气当中看不见空气,你可以说空气没有吗?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。
我们学佛做人要懂得,知觉名佛菩萨,不觉名为凡夫。讲出去的话,人家怎样的感受,你要懂的。我今天这句讲话讲出去,人家开心还是不开心啊;我今天这盆菜端出来,人家喜欢吃不喜欢吃……你要知觉的,你自己要知道,要有感觉的。所以很多人跟领导讲话,为什么这个人到哪里都倒霉,都被人家赶出来?他永远不知道他讲话会得罪领导的,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语气。我们学佛人,有时候你要知道自己的情况,你才能做好这个事情。如果你不会缝纫机,你说“我来踩缝纫机”,你肯定不行。你不会开车,“我来,我来试试看”,你不行的。你今天要了解自己,学佛人必须了解自己。你如果不能感觉、了解自己,就叫凡夫。如果你能了解、知觉,名佛菩萨,就是称为菩萨。这个人一讲话,知道人家的反应:“哎哟,我不应该再讲了,我知道了,再讲他会不开心的。”“我今天要当心,不能再发脾气了,再发脾气要出事了。”“我今天头有点晕,今天不开车了。”——这个叫知觉。帮助别人,“哎哟,我不能再帮了,帮了我要背了。”“今天我不能跟老婆讲,老婆今天情绪不大对头,我再讲下去,晚饭没吃了。”——你全要懂啊,这叫知觉,菩萨就是智慧。很多人已经知道老婆今天不开心、发脾气了,或者有时候有生理上的因素,老公还要吵、还要骂,到最后“啪”锅子就甩了,她平时不敢甩,发脾气的时候就敢甩。
觉而不迷,觉悟的人不会迷惑的。这个人什么都懂,很觉悟,这个人不会迷惑。一个人如果人很正,什么事情都有觉悟:这个不能做的,这个不如理不如法,我不能做;这个可以做,学佛帮助别人可以;你叫我去做这种动小脑筋、小偷小摸的,这些占人家便宜,我不做的。
觉、正——这个人很正,叫正而不邪。你看一个很正的人,他不会邪的,他不会出事。如果你很干净,这个女孩子很干净——师父经常鼓励女孩子要干净,你不能鲜格格——一个女孩子如果觉得“我要干净”,不管男孩子说“喝杯酒吧,我们喝杯咖啡吧,去跳个舞吧”,她都“不去,这个不去,我不可以的”。你很干净,就叫净而不染。干净的人不会染著的,不会有污染的,叫净而不染。
我刚刚跟你们讲的叫觉正净,就是佛的自性三宝。以后记住了,佛性的自性三宝是什么?就是觉正净。今天跟你们讲的,觉就是一门法门。一个人能够觉悟,他就有一个法门,叫觉门。不是单单有心灵法门,觉就是觉门。定是什么?定,这个人要上根利智,也就是说要上根器的人、上辈子修得很好的人才定得下来的。你去看看很多领导、很多老板,碰到什么事情很稳的,一直很定得下来,这种人上辈子有修的。一碰就跳、一碰就跳,这种人上辈子没好好修。所以学佛的人很稳定,坐得住、站得稳。你看师父开示,如果在下面还是一会儿这样,一会儿那样,头不停地动,手不停摸摸头,喝喝水,这种人定不下来,我告诉你,没修养。所以要稳住,觉正定。定要上根利智,利就是非常能够做到,智就是智慧,有智慧。所以聪明人、心地善良的人,才能学习觉正净,这是首先必须做到的。不善良,你学不了的。
行持,我们行持什么?就是要行为上持戒。行为上持戒,那么不能开戒。很多人说,“哎呀,吃东西的时候我开戒了”,不要去开戒,守住自己,严持戒律,严守戒律。严守戒律的人不会犯法。你们知道吗?不犯法不会被抓进去,不犯法的人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人间不好的磨难。所以为什么叫学心灵法门的人要遵纪守法?一个人要学会严持戒律,不要犯法。即使2500年(前),佛陀有千二百五十众俱,大家都在一起,相互之间也要懂礼貌,僧团之间不能破坏和合僧众,就是守戒。你们今天虽然不是和尚,你们都是居士,但是居士跟居士之间都不能破坏居士们之间的感情、学佛人之间的感情。你们今天讲他不好,几个人团起来讲他不好、她不好,你们就是破坏和合居士。
所以师父跟你们讲要诸恶莫作。诸恶莫作,其实就是小乘佛法。一个人说自己不做坏事,他只是小乘。管住自己,我不做坏事就好了,我也不帮人,我不做坏事,我守纪律,我守戒律,那小乘啊。你说一个邻居只知道自己不犯法,把自己家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,从来不帮助隔壁邻居的,从来不帮人家的。人家说:“伯伯,你帮帮忙好吗?我妈妈年纪大了,拿那个东西拿不动,你能帮她下去拿一下吗?”“我不帮的,我只管自己就可以。”那这种叫小乘。小乘是管自律,自己守戒,有自己的戒律,完全守得很好。众善奉行,那就是大乘。所以这个八个字里面,“诸恶莫作”其实就是小乘法,“众善奉行”就是帮助所有的人。大家听懂吗?帮助所有的人叫众善奉行,是大乘佛法,利益众生的。
善恶标准就是戒律。你心中如果知道什么叫善、什么叫恶,你就有戒律。你今天活了半天,都不知道什么是对、什么是错,你这个人身上没有戒律,没有守戒。所以你的身心一定要守戒,身体守戒,心也要守戒。很多人一辈子身守戒,心不守戒;有的人心守戒,身不守戒。很多犯戒的人、学佛人经常还说“我们修心不修身”,完全都是邪知邪见。学佛人、出家人坚决不能犯戒,坚决不能犯邪淫。佛教有一个基本常识是什么?三皈重戒菩提心。重戒,就是全部要守戒;菩提心,就是广发菩提心本愿,佛性本愿。
分享音乐或视频给朋友X
站长X
Copyright© 2024 澳洲东方华语电视台